哈尔滨沥青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在原材料、配合比、摊铺、碾压等多个环节严格把控,以确保施工质量,以下是各环节应注意的质量问题:
原材料方面
粗集料:粗集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,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能超标,否则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骨架结构和整体强度,导致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松散、掉粒等现象。
细集料:细集料应洁净、干燥、无风化、无杂质,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,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,容易使路面出现水损害等问题。
沥青: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如针入度、延度、软化点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。如果沥青的性能不达标,会导致路面在高温时出现车辙、拥包,低温时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。
配合比设计方面
油石比:油石比过大,会使路面出现泛油现象,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,影响行车安全;油石比过小,沥青与集料的黏结力不足,容易导致路面松散、掉粒。
矿料级配: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,级配不合理会导致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过大或过小。空隙率过大,路面容易渗水,加速路面结构的损坏;空隙率过小,路面的抗滑性能和高温稳定性会受到影响。
施工过程方面
摊铺
平整度:摊铺机的熨平板调整不当、行走速度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摊铺平整度差,影响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和排水性能,还可能使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,加速路面损坏。
厚度:摊铺厚度不均匀会使路面在碾压后出现厚度偏差,影响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。如果局部厚度过薄,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早期破坏。
碾压
压实度:压实度不足会使路面的密实度不够,空隙率增大,导致路面容易受到水侵蚀和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出现损坏。
碾压温度:碾压温度过高,沥青混凝土容易出现推移、拥包等现象;碾压温度过低,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难以达到要求,且容易产生裂缝。
碾压遍数:碾压遍数不足,无法使沥青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压实度;碾压遍数过多,可能会使沥青混凝土过度碾压,导致集料破碎,破坏沥青混凝土的结构,降低路面质量。
施工环境方面
温度:当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时,沥青混凝土的黏度增大,施工难度增加,且不易压实,容易出现压实度不足和早期裂缝等问题;当温度过高时,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容易流淌,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效果。
湿度:在潮湿的环境下施工,集料表面的水分会影响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,降低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。如果基层表面有积水,还可能导致水进入沥青混凝土内部,造成水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