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和顺产品中心工程案例厂区设备
沥青混凝土施工需要哪些注意事项
更新时间:2024-10-15 16:15:35
87次

哈尔滨沥青混凝土施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

一、施工前准备


材料检验:


对沥青、集料、填料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,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。例如,检查沥青的针入度、延度、软化点等指标,确保沥青的性能稳定。对于集料,要检验其强度、级配、含泥量等,保证集料的质量可靠。


抽样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,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。


设备调试:


施工前对拌和设备、摊铺机、压路机等主要施工设备进行全面调试。确保拌和设备的计量系统准确无误,能够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合料的生产。摊铺机的熨平板、螺旋布料器等部件工作正常,预热到合适温度,一般不低于100℃。压路机的性能良好,能够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压实要求。


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使其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。


场地清理:


对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,清除路基表面的杂物、浮土等,确保路基干净、平整。如果路基存在软弱层或松散部分,应进行处理,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。


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,准确确定道路中心线、边线以及高程控制点等,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。


二、施工过程中


混合料拌和:


严格控制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、拌和时间以及出厂温度。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沥青老化,影响路面质量;温度过低则会使混合料拌和不均匀。一般来说,沥青加热温度在150℃-170℃之间,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℃-20℃。混合料出厂温度应根据施工时的气温、运距等因素进行调整,通常在140℃-165℃左右。


哈尔滨沥青混凝土


控制好混合料的配合比,确保各种材料的比例准确无误。定期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测,检查其级配、沥青含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。


摊铺作业:


摊铺机在工作前要进行预热,保证熨平板温度合适。摊铺过程中要保持缓慢、匀速、连续进行,速度一般控制在2-6m/min。速度过快会导致路面平整度差、厚度不均匀;过慢则会影响施工效率,造成混合料温度下降过多。


调整好摊铺机的振捣频率和夯锤行程,使摊铺后的混合料具有足够的初始压实度。注意摊铺机与运料车的配合,避免碰撞和离析现象发生。


压实作业:


压实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。遵循“紧跟、慢压、高频、低幅”的原则进行碾压。初压采用轻型压路机,主要是稳压,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;复压采用重型压路机,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;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,消除轮迹,保证路面平整度。


控制好压实温度,不同阶段的压实温度有所不同,一般初压温度不低于120℃,终压温度不低于70℃。合理安排压路机的工作顺序和碾压遍数,确保路面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压实。


施工缝处理:


尽量减少施工缝的数量,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,要对施工缝进行妥善处理。对于纵向施工缝,可采用热接缝或冷接缝的方式。热接缝时,将已铺部分留下10-20cm宽暂不碾压,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,然后跨缝压实。冷接缝时,要对先铺路面边缘进行切割处理,涂刷粘层油后再进行摊铺压实。


对于横向施工缝,应在当天施工结束后,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,将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切除,然后在第二天施工时,在切割面上涂刷粘层油,再进行摊铺压实。


三、施工后养护


交通管制:


施工完成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一定时间内需要进行交通管制,让路面充分冷却和固化。一般来说,在路面温度降至50℃以下之前,禁止车辆通行。过早开放交通会导致路面出现车辙、松散等病害,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。


设置明显的交通管制标志和设施,引导车辆绕行,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。


路面养护:


在路面开放交通后,要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查和养护。及时清理路面上的杂物、泥土等,保持路面清洁。对出现的裂缝、坑槽等病害要及时进行修复,防止病害扩大。


可以根据路面的使用情况,适时进行预防性养护,如喷洒封层材料、微表处等,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。